影像詮釋學分組報告 高達美─《真理與方法》
經驗-許筱萍 (僅摘錄部份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此資料為報告者整理所有,請勿盜用) 高達瑪-釐清「經驗」ㄧ詞的認知 →強調「經驗」不能被科學化 *「經驗」具歷史性→即人類歷史的本性,因為經驗離不開人類的存在。 *P.449-事實上,迄今為止的經驗理論的缺點(也包括狄爾泰在內)在於:他們完全是從科學出發看問題,因而未注意經驗的內在歷史性。 *∵科學的目的是這樣的來客觀化經驗,以使經驗不再包含任何歷史的要素。.......經驗的歷史性在科學裡是沒有任何地位的。 ∴現代科學在其方法論裡只是繼續貫徹一切經驗已經追求的東西。一切經驗只有當被證實時才是有效的。因此經驗的威望依賴於它的原則上的可重複性。但這意味著,經驗按其自身本性就要丟棄自己的歷史並取消自己的歷史。 *高達瑪將經驗區分兩種: 1.一種是生活的經驗(lived experience)→不可重複 2.一種是科學的經驗(scientific experience)→可重複 *經驗一般本質的特徵- P.453-經驗只有在它不被新的經驗反駁時才是有效的。 P-453-經驗的普遍性不等於科學的普遍性。 P-453-經驗不是科學本身,但是經驗卻是科學必要的前提。 P-455-經驗按其本質依賴於經常不斷的證實,如果沒有證實,經驗必然會變成另依種不同的東西。 「經驗」具否定特性 *P.453-講到經驗,一是指那些與我們的期待相適應並對之加以證明的經驗,一是指我們所「做出」(macht)的經驗。後一種經驗,及真正意義上的經驗,總是一種否定的經驗。…因經驗不單純是一種我們看清和做了修正的欺騙,而也是一種使我們獲得一種深遠的知識。 →經驗為辯證的。 經驗的本質 *P.462- 經驗包含各樣期望的落空,經驗主要是痛苦的和不愉快的,但並非是一種特別的悲觀。 *每一個名副其實的經驗都與我們的期望相違背。 經驗的有限性與開放性 *P.463-公式:「通過受苦而學習」。 詮釋學經驗與流傳物有關 *P.464- 流傳物就是被我們經驗之物。 *流傳物是語言,向一個「你」那樣自行講話。一個「你」不是對象,而是與我們發生關係。 →為一種主主關係,而非科學方法論上的主客關係,同時這種經驗乃是一種道德現象」。 小結: *高達瑪從詮釋學角度對「經驗」的概念作了專門的分析,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: 1.了本源經驗和科學經驗的界限,對兩者的實質作了明晰的規定,並且突出了前者對於詮釋學的價值和意義。 2.揭示了詮釋學經驗的辯證法。 |